季历、姬昌、姬发,三代周人历经几十年的隐忍、蛰伏、发展、壮大与强盛。最后在戎、羌等部族配合下,灭掉商建立周朝。
为了进一步往东、往中原地区发展势力,在兴建周国国都丰邑不久,姬发就命人在沣水东岸,建造另一座城池镐京。这样一来,沣水西岸的丰邑,与东岸的镐京隔沣水相望。如果西部发生战事,沣水东面可以支援西面;同样道理,西面也能支援东面。
周朝名字的来历,与古公亶父任首领时,把周部族迁徙到岐山脚下的周原有关。迁徙的原因,是周部族受到了薰育戎的侵扰和抢劫,无法在当地立足。于是在古公亶父率领下,周人跋山涉水,遭受了各种磨难,跨越漆、沮、梁山等,才来到岐山脚下。
因为周原这个地名,几十年后姬发建立的王朝,就称为周朝。这就好比后世刘邦建立的汉朝,与汉中这个地名有关类似。姬发推翻商王朝后,就把镐京作为周朝的国都。
与已经灭亡的夏朝、商朝相比,周朝各方面的制度趋于完善。所以周朝生产力的发展,要明显超过夏朝、商朝,达到华夏民族有史以来的鼎盛。周朝由很多分封制下的诸侯国组成,于是在周朝存续的近八百年间,诸侯国间的互相攻伐、你争我斗此起彼伏。
迁徙到周原后,因周围羌、戎环伺。地处中原的商王朝,却是华夏大地最强大的王朝。所以历任周部落首领,不得不在商朝的羽翼下生存。以获得商王的册封,抵御周围的戎、羌等强敌。
周国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让历任商王忧心忡忡。所以对不断成长的周国,开始用各种手段打压。不过周原地处渭水流域,不但土地肥沃,农作物随时可以灌溉,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加上季历、姬昌、姬发三代奉行德政,与民休息,不与民争利,很快得到周人和周围部族的支持,甚至到了与商王朝分庭抗礼的程度。因为与商王朝联系紧密,中原商文化对周人影响颇深。
虽然周朝是华夏第三个奴隶制王朝,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制王朝。周朝的建立,得益于众多部落、方国的支持。周朝建立后,这些部落、方国仍然独霸一方。由于这些因素,从建立周朝开始,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等周王,不得不分封有功之臣和部落、方国的首领。前后分封的诸侯国,数以百计。
周朝建立之初,面对破碎的山河,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姬发带领军民,进行了各方面的战后重建。但姬发在位仅三年就去世了,儿子姬诵继位,就是周成王。姬诵死后,继位的是儿子姬钊,即周康王。姬诵、姬钊统治期间,周朝国力达到鼎盛。
被称为“成康之治”的这一时期,各业兴旺发达,百姓安居乐业。制定的刑罚,甚至四十年都没人触犯过,堪称奇迹。
但周王朝是一个虎头蛇尾的王朝。因为周幽王宠爱褒姒,烽火戏诸侯,断送了周朝江山。继位的周平王不得不迁都到洛邑。因为这个原因,周朝790年的国祚,被分成了西周和东周。
周朝建国之初的国都镐京,被称为宗周;洛邑是周成王时兴建的,被称为成周。不得不说,周成王还是有远见卓识的。
周朝的强盛在西周,西周的强盛在成康。西周时,各诸侯国对周王,总体上还是认可和敬畏的。从东周开始,各诸侯国尤其是地盘、人口、实力强大的诸侯国,越来越不把周王放在眼里。
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各诸侯国间的互相攻伐。整个周朝的国都,伴随着周朝的风雨飘摇,在丰京、镐京、洛邑、王城、犬丘、南郑等城邑之间不断迁移。周王的威望和威信,也每况愈下。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春秋与孔子的《春秋》有关,战国与刘向的《战国策》有关。这一时期,是古代华夏一个大分裂、大动荡时代。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相继粉墨登场。
春秋无义战,战国无仁师。春秋初期,郑国曾被称为“春秋小霸”。但好景不长,被几个大国包围的郑国,很快就成为邻近诸侯国觊觎的对象。齐桓公、晋文公等五霸,相继主导中原霸权。
三家分晋,标志着春秋时期的结束,战国时代的开始。经过几百年你死我活的兼并战争,越来越多弱小的诸侯国,被邻近势力强大的诸侯国蚕食、兼并。数以万计的各诸侯国军民,死于这种弱肉强食的兼并战争中。很多诸侯国国君、王族成员,文武大臣等,因为争权夺利,或者参与和领导兼并战争,死于非命。
东周即春秋战国时期,作为天下共主的周王,越来越没有存在感。那些实力越来越强大的诸侯国,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想起原来还有周王的存在。为号令天下,“尊王攘夷”出现了。
作为华夏共主的东周国君,名义上是君王。但南方的楚国,还有吴国、越国等,相继擅自称王。楚国几任君王,甚至都萌生了问鼎中原的雄心壮志。历任周王,只能在各大诸侯国之间委曲求全、曲意逢迎,以获得苟延残喘,继续当傀儡般的华夏共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