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逸尘在那间堆满了地图和各种资料的书房中,整整枯坐了两天两夜。他的双眼布满血丝,面色憔悴,胡茬也冒了出来,整个人显得疲惫不堪。
但他的眼神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光芒中蕴含着对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对未来的期许。
经过无数次的思考、权衡和推翻重来,他终于制定出了一套全面而细致的应对方案,决定多管齐下解决当前迫在眉睫的材料短缺问题。
他首先精心挑选了几支由经验丰富、头脑灵活且能言善辩的人员组成的队伍。这些人都是他在众多下属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个人都有着出色的谈判技巧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他们带着苏逸尘的殷切期望和详细嘱托,快马加鞭地奔赴周边的各个地区。
他们每到一处,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复杂多变的情况。
有的供应商看到他们急切的模样,眼珠一转,贪心顿起,狮子大开口,坐地起价,试图趁着这个机会狠狠赚上一笔。
他们巧舌如簧,列举出各种看似合理实则荒谬的理由来为自己的高价辩护,比如运输成本增加、原材料稀缺、其他地方的需求量大导致供不应求等等。
他们甚至还会编造一些虚假的故事,说自己为了获取这些材料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还有的供应商心怀不轨,表面上笑容满面地答应提供优质材料,暗地里却以次充好,妄图用那些外表相似但质量低劣的材料蒙混过关。
他们在材料中掺杂了次品,或者在加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以为可以瞒天过海。他们精心布置了各种骗局,展示给采购人员看似完美的样品,但实际发货时却换成了劣质品。
但苏逸尘凭借着他多年来在官场的尔虞我诈和战场上的瞬息万变中磨练出的非凡智慧和果断决绝,早就料到了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情况。
他给派出的采购人员制定了严格的谈判原则和质量标准,要求他们在与供应商谈判时,必须坚守底线,不被对方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不为蝇头小利所动摇。
对于那些恶意涨价的供应商,采购人员坚决拒绝合作,并在当地的商业圈子里毫不留情地揭露其不良行径。他们会与其他同行交流,讲述这些供应商的不诚信行为,让他们的声誉在同行中受损。
同时,采购人员还会向当地的商业管理部门投诉,让这些不良供应商受到应有的惩罚,生意受到严重影响。
对于那些试图以次充好的供应商,苏逸尘更是亲自带领着一群专业的质检人员严阵以待。质检人员使用各种精密的工具和仪器,对每一批到货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
他们用硬度测试仪测量石料的硬度,用密度计测量材料的密度,用专业的显微镜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对材料的耐久性等指标进行细致入微的测量和分析。
一旦发现问题,不仅果断地拒绝收货,还依据合同要求对方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包括运输费用、耽误工期的损失、重新采购材料的额外费用等等。
苏逸尘会亲自与供应商对质,用强硬的态度和无可辩驳的证据让对方无法狡辩,只能乖乖承担责任。
而在灾区这边,工匠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期待。他们在临时搭建的工坊里,日夜不停地埋头苦干。
灯火常常彻夜不熄,映照着他们疲惫但专注的面容。为了找到合适的替代材料,他们尝试了各种本地常见的资源,如各种不同类型的石头、木材、泥土等等。
每一次试验的失败都让他们感到沮丧,但他们从不轻言放弃,互相鼓励着重新开始。
在改进建筑工艺方面,他们反复研究传统的建筑方法,试图从中找到可以优化和创新的环节。他们对每一个施工步骤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讨论,从地基的打造到屋顶的搭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提高效率和质量的细节。
他们会因为一个小小的施工环节争论得面红耳赤,也会因为一个新的想法而兴奋得忘记了疲惫。工匠们有的时候会因为意见不合而产生激烈的争吵,但最终都会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达成妥协和共识。
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努力,终于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清晨,一位年轻的工匠在对一种本地常见但一直被忽视的石料进行试验时,发现经过特殊的切割、打磨和烘烤处理后,这种石料的物理性能得到了显着的提升。
他先是用锤子轻轻敲击石料,听到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表明其内部结构紧密。然后他用卡尺仔细测量石料经过处理后的尺寸变化,发现其收缩率极小,稳定性极佳。
接着他将处理后的石料浸泡在水中一天一夜,拿出来后发现其吸水率极低,这意味着在潮湿的环境中也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它的硬度接近原本短缺的优质建筑石材,耐久性也能够满足要求,而且这种石料在附近的山上就有大量的储量,采集和运输成本都相对较低。
这个发现让整个工坊都沸腾了起来,工匠们欢呼雀跃,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