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吸血不作为的人,却是站在学术圈险要的位置,显然严重阻碍这个领域的发展。
虽然王峰已经倒了,可还有李峰,张峰,冯峰。。。。。。。
沈默是一个专注纯粹热爱科学研究,醉心学术研究的学者,除此之外的事物他却是都不关心。
不过此刻听了韩羿的一番话,他却是回想起了楚云校长在会上说的产学研于一体的大学理念!
楚云校长说华夏国培养了很多高学历高科技人才,但是社会却是没有给他们匹配与之对应的职位,让他们发挥所长!
这就是为什么这些科研学术圈里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会拼命卷文章,以期在文章数量和发的质量(用SCI分区来判断)上与同行竞争者竞争一个带编制的职位,因为目前只有基金委在大量投钱支持基础研究。
这也是为什么基础研究的学者们都盯着申请国自然基金的根本原因。
除此之外,从别的地方很难搞到钱呀。
沈默想着,国内的科研好的成果直接贡献给全世界,不好的水文章最差也可以为国外大量的SCI期刊贡献巨额版面费,那我们自己在这场基础研究拼杀中到底收获了什么?
收获了华夏国科研论文发表数量全世界第一?
收获了华夏国大量学者因学术造假,使得发表在SCI杂志的文章被期刊撤稿的数量全世界第一?
除此之外,似乎真的没有其他的意义了!
既然如此,为何不把我们在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也像德国这些大学的教授那般,进行成果转化!
把实验室的研究转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这样更能使自己的国家强大!
其实沈默这个想法也是基金委支持基础研究的初衷,只是这个初衷在实践中变成了唯文章论而已!
许是太难了吧,毕竟认认真真的判定一个博士的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还是很难很需要花时间。
不仅要考验这个教授的专业背景能力,还需要考验他们实际研究成果与现实行业运用前景的结合能力。
做这些,不仅花时间,还费力!
所以这创新性的判断还是让SCI杂志分区的等级来完成吧,一个博士,硕士,在实验室做出来的成果是好是坏,就看他能发表几区的SCI杂志吧。
韩羿还说,他在德国这边的实验室开组会讨论整个课题组学生近期研究进展的时候,实验室的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压根就不会提你这个成果能发几区SCI杂志,他们在指导学生的时候,只关注学生本生所作课题的合理性,就知识点进行指导。
而在国内,你几乎可以从任何教授口中听到什么你这个结果做出来肯定能发一区SCI杂志,你这个烂结果,怕是四区SCI都发不了,我看你肯定是别想毕业,要被延期的!
国内搞基础学科研究的教授们根本不愿意去独立思考课题组学生做出结果的好坏,他们的大脑里已经印上了一张SCI分区表格。
他们已经把这些分区登记研究的特别透彻,每每指导学生的时候,开嘴闭嘴都是几区几区的SCI文章。
沈默仔细想了想,觉得这些以前觉得理所当然,现在觉得有些很奇怪,让人不适应的行为,其实也不奇怪!
理由无他,因为SCI文章与各种利益绑定太密切!
教授们唯有发了SCI文章,最好是高水平的SCI文章,来年继续向基金委申请项目基金的时候,才更具有竞争力,才有学术基础。
教授们这种专门搞学术研究的人都懒得去思考什么是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研究的意义,这些评审基金本子的评审人也同样懒惰。
而且这些基金评审人中,其实大多数都是高校老师抽调过去的,他们自然也懒。
一个申请的本子中部中标,其简历中SCI文章发表的数量和级别却是占了大头!
所以呀,教授们在实验室课题组开组会时候,张口闭口都是SCI是有原因的。
不仅是研究生的申请学位,大学们要求发几区几区的SCI文章!
教授们申请基金项目以维持实验室正常运转,也是要SCI文章。
拼杀的就是看你手里已经发了什么级别的SCI文章,发了多少数量的SCI文章。
如果一个申请人的简历中没有SCI文章代表作,他多半是不可能申请到基金项目的。
因为在没有SCI文章指导下,他们就如瞎子一样,这些评审人他们不具备独立判断一个本子是否具有创新性和研究价值。
这就是为什么学阀会在国内横行!
做基础研究,发SCI文章他是需要烧钱做实验,出数据,才能写出文章,才能投稿到SCI杂志,因而才有机会被这些SCI杂志接受,才能在学术圈出人头地!
可是问题的关键是没有钱,申请不到基金,如何做科研呢?
基金往往只会让手里有“SCI文章代表作 ”的大教授,大课题组拿到,大课题组在烧钱做一堆有用没用的数据,再发SCI文章,有了新的SCI文章,基金委又给你新的基金项目。
周而复始,学阀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