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的话自然是在何进心里极具分量的。
何进见到袁术表态,心里好似吃了定心丸一般,刚想开口答允,可是袁绍却从旁突然插话道:“大将军,现在全国的兵权一分为三,分别掌握在您和皇甫嵩以及董卓的手里,那卢植虽然和皇甫嵩同气连枝,但他毕竟只是尚书,手中并无兵权,所以唯一对您有威胁的就只剩下一个皇甫嵩了。自从您拔出董重一派余孽之后,接管了董重大部分的军队,那皇甫嵩在兵力上自然就不是您的对手了。可是唯一不妥的是,那皇甫嵩乃天生将才,当年在他的指挥下连破黄巾贼各方,火速将张角等叛军逐一击破,这般军事才能却是我方不曾有的啊!到时候万一真的爆发起冲突来,皇甫嵩跟卢植各领一军,怕是到时候尽管我们兵力倍数于他们也不是对手。更可气的是,那卢植虽为文官,可是他自身的军事才能和武功造诣也是宗师级的人物,因此不得不防!”
袁术见袁绍亲自出马拆他的台,立时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了。何进听到袁绍这般分析,虽然有抬高皇甫嵩贬低自己的意思,但何进也知道这毕竟是实情。先不说卢植到底有多厉害,仅仅是一个皇甫嵩就是在场诸人都不能抵挡的一个存在。因此何进不得不慎重考虑袁绍的话。
眼看争辩进入了白热阶段,袁术虽然被自己的兄长临阵倒戈,但是仍然不打算放弃拒绝董卓入京的提议。于是他向何进继续解释道:“董卓当初接到先帝命他交出兵权的诏书,但他却上书请求将军队私有化并随之带走,既违抗了先帝的诏命,同时又犯了领兵为将者的大忌。他认为朝中政治混乱,所以敢于拖延时间,按兵不动,这是心怀奸诈。这几项都是不能赦免的大罪。我认为董卓非但不能拉拢,而是要等洛阳形势一旦平定下来,大将军应该立即倚仗国威去讨伐他,对上表示您的忠义,为下又消除一个祸害,此为无往不利。”
袁绍没料到袁术直接提议以罪法惩治董卓并去攻打他,事情已经完全不按照预期的方向发展了,因此袁绍也
楞在了那里。他本身也是不赞成董卓入京的,因为他们袁家依附在何进的势力之下,虽然袁氏一族在天下影响甚广,但是手中却没有实实在在的兵权。袁绍之所以一直死死巴结何进也正是看中了他手中的兵权罢了。可董卓万一入京,以众人对董卓的了解来看,这陇西堂的堂主可完全不像京中这些酒囊饭袋一样好糊弄。袁绍担心自己弄巧成拙,万一董卓进京之后反而蚕食鲸吞把洛阳的其他势力都吞并了就坏了,到时候袁氏一族该何去何从也不知道,那么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努力不就全然白费了吗?
所以袁绍本打算也想将董卓拒之千里之外,好保住自己袁氏一族在洛阳的地位。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袁术会在这个时候突然表达意见,他俩虽然同为袁氏门人,可袁绍毕竟是庶出身份的私生子,生下来就过继给了他的叔叔,所以袁术一直颇为看不起他。这些年袁术一直在各方面力压袁绍,几乎使他无法在洛阳立足,可是袁绍不知通过哪里的关系攀上何进以后,随着何进这些年的平步青云,袁绍终于也跟着鸡犬升天,才在这洛阳城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也正是因为借助何进的功劳,所以袁绍也逐渐在袁氏家族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起来,为此袁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兄弟二人的矛盾越来越是明显,基本上有一方提议的另一方势必要唱反调。众人本以为寻常小事是这般,没想到连董卓入京这种事他二人也可以为此产生分歧,这世家大族之中的矛盾确实是外人所想象不到的。
袁绍虽然平时可以作为何进的参谋,为他提供不少主意和谋划,可是袁绍毕竟不是有急智的人,因此他的建议大多都是仅供采纳而已,至于他自己所提议的计谋到底哪一条最好用,其实他自己也不清楚。因此袁绍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具有智谋的人,但是却没有可以当机立断做出抉择的能力,最终只能落得一个好谋无断的风评罢了。
眼下面对袁术咄咄逼人的建议,袁绍也彻底慌了阵脚。他也没想到袁术居然会建议何进直接带兵攻打董卓,这可就不是合作不合作的问题了,而是直接公然翻脸要大动干戈的地步了。迎接董卓入京虽然不是袁绍的第一选择,但是和董卓互相提兵对打那更加不是袁绍所想。仅仅洛阳城里一个皇甫嵩众人还料理不定,难道还要再穷尽所能要和这个威震西凉的陇西堂堂主交战吗?那岂不是自寻死路!
这时八校尉中的助军右校尉
冯芳清了清嗓子走了出来,袁术一见此人忽然收敛起面上的凶狠神色,缓步退到一边,表示要谦虚听取冯芳的意见。众人也都不解,虽然这冯芳看起来要比在场这些年轻人岁数上大许多,以至于头发都已经花白了,可是在洛阳放眼来看,还不至于有人有如此身份,可以直接让桀骜不驯的袁术彻底听从安排。
只听这冯芳缓缓地对袁术说道:“公路啊,尽管董卓违抗诏命有罪,但不得朝廷批准,就擅自讨伐他也是极大的罪过啊!”
袁术听得冯芳这样说,立即拱手表示道:“是!右校尉此言在理,的确是公路轻率了。”
在场众人,几乎就连袁绍在内都没料许袁术会如此轻而易举对冯芳低头。这冯芳也并无任何过人之处,多年来在洛阳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