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瓜书院>其他类型>兰陵风流> 235.第二三五章 杀楚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35.第二三五章 杀楚(1 / 3)

就在太子册礼前一个月,朝廷已发明诏,晓谕各州县册礼日期、流程和时辰,谕令全国军民为太子祈福,最重要的是后面一句话,即:太子册礼回归,朝廷感念百姓之诚,普免天下一成钱粮。也就是说,太子如果在册礼上神魂归位,明年大家就可以少交一成税了。除了惠免税的士户军户外,需要交税的农工商杂户都沸腾起来,如果说之前祈盼太子醒来是因为“太子有能力,能做一个好皇帝”,那么现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眼前利益了,谁不动心啊?

此诏一出,民间可谓热情高涨,一得空儿,就要念叨“昭华太子,神明耀世”,简直比上香还虔诚。

尤其是在册礼这一日,全国各地的百姓都响应官府号召,放下手头的活儿,农夫不下田,织妇不上机,工匠不上工,商人关门不做生意,全国各个市场都在上午闭市……繁盛热闹的大唐帝国在这一日罕见的,安静了!

人们都在家中诵念诏书中下发的《紫薇神明昭圣华庭经》,名字儿很长,内容只有三十二个字,开头即“昭华太子,神明耀世”,浅显易懂,琅琅上口——州县乡官府学堂和私人书院、族学,包括街巷学塾的学子都被安排了临时宣谕教经的活儿,各负责一个片区,教得好有奖励,教不好有处罚,学的人奔着“免一年税”,拿出了干手上活儿的劲头,很快将三十二字背得滚瓜烂熟。

就在册礼这一日,亿万道祈福念力汇向京城,涌向太庙。

当皇帝在祭天台上燃香颂祝,大唐的国运便以无形的力量附着于皇帝的祷词中,加于被祝祷者之身。

而皇太子的九旒冠,已经在太庙各个庙中祭祀香火一个月,太上皇这一加冠,就意味着大唐历代先皇的功德信力将以此冠为桥梁,加于李毓祯之身。

这三者合一,就是庞大的力量。

然而,在皇帝登上祭天台、太庙宣读诏书之时,全国各地都发生了火灾——城市中许多民宅被点燃,武侯铺敲锣打鼓,急着救火,住得近的坊民都跑出了屋子,住得远的坊民也受到了影响;还有很多大乡村的祠堂发生了火灾,乡民都顾不得祷念了,急着拿盆提桶救火……虽然这些火灾没有大范围的蔓延开去,但百姓确实受到了影响,很多祷念被打断了。

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最糟糕的是:如果太子没能在册礼上醒过来,这些火灾就会演变成“上皇圣人谎言欺世,上天普降火灾以惩”,恶性的“纵火案”立即会变成“上天惩罚的天火”。这很公平,太上皇和圣人既然想用天意操纵万民,就要承受被天意反攻的恶果。

但是,要完成“杀楚”计划,用纵火打断一部分百姓的祝念还不够,必须还有关键性的两步:一箭,二雷。

箭是两枝。

一枝射向皇帝,一枝射向太上皇手中的九旒冠。

如果皇帝身死或重伤,国运加身的祝祷就会中断;而九旒冠被射毁,历代祖宗凝聚的功德信力就没有通道贯注李毓祯之身。

那一道震雷,响于皇城上空,震向四面八方汇来的念力,影响其加于李毓祯之身。

这两箭一雷但成其中之二,这个“杀楚”计划就成功了。

就在那两枝箭同时出现时,京城中不同地方有人震惊的叫出三字——“神符箭!”

符,是符纹。

符纹是人的念力与天地元气沟通的桥梁,符师以神识念力凝天地元气于符纹中,一朝激发,与天地元气产生感应,就能令风起云涌,狂电雷暴,河浪海啸……种种巨大的力量。符纹的道则越深,沟通的天地元气就越庞大。而能在符纹箭之前贯一个“神”字的,便是传说中能一箭毁一城、一箭灭一先天的神级符纹箭。不过,既然是“传说中的”,那就意味着失传了。

可如今,却同时出现了两枝神符箭!

神识关注着圜丘和太庙的先天宗师们——不论是哪一家哪一派的,脸色都凝重了。

这两枝“神符箭”是从哪里来?

而今道门符箓宗还留有底蕴的唯有“三山派”:龙虎山天师道、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但这三宗的符道也已经没落,自从三百年前龙虎山最后一位神符师过世,世间便再也没有神符师。若是先辈神符师遗留下来的神符箭,那也只可能出自这三宗。但作为镇派之宝,神符箭根本不可能从三宗流失出去。

如果这两枝神符箭真是出自这三宗,那这事可就麻烦大了:“三山派”中无论哪一派,都是隶属于道门的宗派,而三清宫是道门的领袖。

这两枝箭一射出,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将三清宫给扯进去了!

还有天空中的那一道“神雷”,分明就是道门的“引雷术”,而引雷术也是以符纹沟通天地元气而落雷,除了符箓三宗的三山派,还有哪派有这样厉害的引雷术符师?

道门这回可是陷进泥坑里洗不清了。

就在“两箭一雷”发的一刻钟前——

洛水上,头戴檀冠、一袭青色道袍的道真子被一位身材颀长、貌若中年的赭袍人拦住,“祁先生,还请留步。”

道真子姓祁。

她的身子悬停在清波河水上,目光淡然的看着赭袍人,眉如春山,气质却如云飘渺,声音也仿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