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里堆起的箱笼,说道:“这么多彩礼,若换成钱银,都够一家子开销一辈子了。”
沈方哲也跟看稀奇似的,好奇拿起玉如意,“这都是惠娘的,添进嫁妆里头给她带过去,也长脸。”
赵氏:“说得是,骨气不能丢。”
两家议亲一事到底传得沸沸扬扬,一来沈家门户低,跟萧家不匹配,不免叫人惊奇。
二来就是去年还传萧煜夺他人之妻,结果夺来当自己的媳妇儿,话题度可想而知。
这不,先前沈映蓉就说过另外两家多半会来拜访。
不出所料,住在平乐坊的大理寺正冯远华真的登门来攀交情了。
沈映蓉受困时写了三封求救信,冯家没理会,这会儿人家送来拜帖。
沈方哲的心情一时复杂不已,同赵氏道:“我一介秀才,有何德何能让五品官来长脸?”
赵氏撇嘴,嘲弄道:“京里头就是不一样,随便一块板砖下去,都能砸出一个官儿来。”
鉴于往后还得立足,沈方哲还是见了冯远华。
冯家祖上以前得沈肃提拔,说起京中过往,沈方哲没甚心思寒暄。
他经历过家道败落,体会过人情世故冷暖,对这些前来攀交情的人维持着表面上的客套。
不止冯家和王家前来拜访,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人来攀交情。
沈方哲初到京城,怕惹出事端,不敢随便见人。
他的这份警惕萧煜还是挺欣赏的,把沈家收到的拜帖筛选一遍,告诉他哪些可以见,哪些不必要。
沈方哲这才稍稍安心了些。
他私底下同沈映蓉发牢骚,京中的人情世故果然复杂。
沈映蓉失笑,打趣道:“这才开始呢,爹就不耐烦了,你想想曾祖父在时,那岂不得门庭若市?”
沈方哲无奈道:“我清净惯了,一时半会儿不适应。”
沈映蓉:“以后爹就会习惯的。”
她也以为自己喜欢清净,现在才忽然明白,她并不喜欢后院的清净。
她要的是走出去,像萧煜那样,蓬勃的,充满着生命的向上力量。
那种期待,让她对婚后生活充满着新奇。
她很想见一见萧煜嘴里特别厉害的萧贵妃,很想见一见那些贵族女性的多姿多彩。
第四十五章 正文完
天气日渐炎热, 萧家择定请期日子送往女方商议,定在八月初八中秋节前。
女方同意后,这桩亲事便差最后一个亲迎环节。
赵氏忙着筹备嫁妆, 各种物什亲力亲为,忙得不亦乐乎。
以前沈映蓉在吴家留的画作皆被二老给她带进京来, 萧煜为讨萧老夫人欢喜, 特地给她挑了两幅送去。
一幅是炸毛的麻雀, 还有一幅则是独自垂钓的渔翁。
那麻雀肥啾啾, 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它的灵动体态, 是跟以往不同的画风, 下笔细致,特别轻灵。
而渔翁垂钓则粗犷潦草, 带着质朴的拙, 却极具意境。
大片留白好似远山皑皑白雪,静谧的水面, 孤独的倒影, 河面与天空相交,给人一种寂寥到骨子里的静谧。
更妙的是,那画还能倒挂。
当水中倒影变成正面,虚虚实实, 真真假假, 叫人分辨不清画里画外。
这份巧思确实引人惊艳。
萧老夫人见过世面,也对渔翁垂钓赞不绝口。
相较而言,她更喜欢倒挂带来的视觉冲击,意境非凡。
萧煜并未跟她说出自沈映蓉手笔, 萧老夫人还以为是哪位隐居的道人所作。
恰逢萧品安过来,他当年可是正儿八经参加科举入的仕, 对诗画自有鉴赏力,也觉得渔翁垂钓甚有意境。
他捋胡子道:“此画颇有王昌中遗风,却又自成一派,尽显巧思,着实难得。”
萧老夫人拄着拐杖道:“不知长青居士是何方人士,若有机会,倒想与他探讨探讨。”
萧煜忽悠道:“大母就别想了,长青居士已经八十多岁,云游四海居无定所,甚难寻人。”
萧老夫人信以为真。
她显然很喜欢那画,特地差人用上好的纸张把它裱糊起来,挂在自己的佛堂里。
戏弄自家祖母甚有意思,萧煜同沈映蓉说起这茬,被她揪了耳朵。
“四郎这般忽悠,若是被你祖母晓得,定要撕烂你的嘴。”
萧煜嘿嘿的笑,夸张的言语叫人忍俊不禁。
当时他并未把这事放到心上,不曾想,大婚那天被萧老夫人摆了一道。
入秋后,莫约到七月中旬时,沈映蓉的外祖舅舅们才顺利入京。
萧家祖宅那边的仆人引着他们过来,有六七位,还有几位则是沈方哲挚友们。
众人聚到一起欢喜不已,他们先休息两日,萧煜便安排游览京城,好吃好玩热情招待。
这是赵屠夫第一次进京来,走马观花看得热闹。
人们游览当年沈肃的故居,沈映蓉挽着他的胳膊,跟他讲解当地的风俗人情。
晚上赵屠夫跟女儿女婿说起这边的见识,赵氏摆手道:“爹快莫要再说了,省得出洋相。”
沈方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