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14(1 / 2)

赵氏无论如何都不接手。

沈映蓉道:“去年婆母夸我掌家有功,铺子比往年挣得多,便许了我三两银。

“平日家里头的开支都从公账走,我也用不着,阿娘持家不易,且阿宝读书要花费,便留着罢。”

赵氏:“女郎家总得备些脂粉钱,惠娘自个儿留用。”

沈映蓉:“我用不上。”又道,“只要娘家给我留着一席之地便是了。”

这话把赵氏逗笑了,打趣道:“羞不羞,都已经是嫁出去的闺女了,还惦记着回娘家呢。”

沈映蓉抬了抬下巴,“爹说过,我的那间厢房就算空置着也得留着。”

赵氏宠溺道:“是是是,我们家的长青居士了不得。”

母女二人就家常唠了许久。

赵氏忽地想起了什么,道:“惠娘眼下也不小了,该要个孩子给吴家延后。”

提起这茬儿,沈映蓉轻颦眉头,“我知道。”

赵氏试探问:“你跟吴阅都已经成婚三年了,何至于连一点动静都没有?”

沈映蓉默了默,应答道:“吴阅不是个重欲的人。”

赵氏:“???”

她不太明白女儿的意思,合着……是他不行?

第六章 孔雀开屏实乃求偶

沈映蓉并不想讨论这个话题,赵氏却揪着不放,刨根问底道:“合着是吴阅不行?”

沈映蓉略微尴尬,“阿娘莫要胡乱猜测。”

赵氏:“母女间还有什么话不能说的?”

沈映蓉沉默了阵儿,才道:“他没问题,就是不怎么热衷夫妻之事。

“衙门里琐事多,王县令又不易应付,他既要忙公务,还要温习功课,成日像陀螺似的,自然没有风月心思。”

听了她的解释,赵氏不由得发愁,“可吴阅都是二十好几的人了,家里头就不着急?”

沈映蓉:“公爹说了,他们夫妇当年也生育得晚,顺其自然,不着急。”

赵氏:“那怎么行呢,什么时候得空了,我带你去岩山寺拜拜送子观音,听说挺灵验的。”

沈映蓉失笑,“以前婆母也提过一回,我没应。”

赵氏道:“还说他们不急,这就是急了。”

沈映蓉没有答话。

之后母女就求子的话题唠了会儿,赵氏烧得一手好菜,闺女喜欢吃烧子鹅,便亲自下厨。

魏氏前去庖厨帮忙。

沈映蓉去自己的房间,里头收拾得干净整洁,仍旧保持着她未出阁时的模样。

坐到妆台前,她看着铜镜中梳着妇人发髻的自己,无论身处何方,这里都是她的后盾。

现在沈父在学堂教学,沈旭也去上学了,父子要到傍晚才回来,中午只有母女用饭。

每次沈映蓉回娘家,赵氏都会做她最爱吃的菜肴。

那道烧子鹅甚合她的胃口,道:“给爹他们也留些。”

赵氏:t“留了的,你只管用。”

沈映蓉饮食克制,只用了小半碗饭,赵氏嫌弃道:“吃这么一点儿,跟猫似的。”

沈映蓉:“阿娘不懂,女郎家就要苗条。”

赵氏:“又不是未出阁发愁嫁不出去,如今已经是妇人了,还这般克制作甚?”

沈映蓉并不赞同她的观念,她很爱美,就算以后死了烂地里,也得化好看的妆容,穿体面点。

下午她在自己的厢房里午睡,晚些时候才打道回府,临行前她把沈父存放在木箱里的两本古籍带回去看。

当年沈家败落,能当卖的几乎都卖了,唯独曾祖父留下来的大量书籍得以保留。

这算是父辈给沈家留下的一点念想,弥足珍贵。

傍晚沈家父子从学堂回来,赵氏提起闺女,说道:“今儿惠娘捎了两匹布,让我给爷俩做身夏装。”

沈方哲愣了愣,“这孩子总往娘家捎物什,恐叫亲家看了笑话。”

赵氏拿起布匹到他身上比划,应答道:“那是郎君眼光好,与吴家结下这桩善缘。

“昨儿惠娘去清溪潭游湖,带了不少小食回来,还是亲家让给阿宝捎些过来的。”

提起吴家二老,沈方哲抿嘴笑了,欣慰道:“这桩亲事算是结对了的。”

赵氏调侃他,“那可不,当初你沈先生可是挑了又挑。”

沈方哲推开布匹,“我有衣裳,不用裁剪新衣。”

赵氏:“惠娘说了,你是教书先生,总得穿体面些,省得叫人笑话。”

沈方哲低头看自己的衣裳,虽然浆洗得发旧,但干净整洁,他觉得挺体面的。

这得益于他生了一副好样貌。

现今四十多的人,体态仍如年轻时那般挺拔,皮肤白净,五官隽秀,因着常年被书籍滋养,气质如松似鹤,通身都是文士风骨。

沈映蓉遗传了他的好皮囊,父女不仅眉眼相似,气质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到底怕闺女在婆家落下口舌,沈方哲严肃道:“下回琴娘多提醒着些,已经是嫁出去的姑娘,总往娘家捎物什总归不妥。”

赵氏:“人家说了,这是从嫁妆里取的,夫家管不着。”

沈方哲:“……”

赵氏又道:“惠娘还许了二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