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瓜书院>其他类型>重生之实业巨头> 23 好市多(Costco)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3 好市多(Costco)(1 / 2)

说起Fedmart或者索尔皮尔斯,这两个名字后世基本上不会有人知道,但另外一家公司Costco,也就是好市多超市,知道的人一定不少。

作为全球排名第八的超市集团,好市多年营业额在2021年时超过2200亿美金,同一年沃尔玛超过5000亿,总金额不到沃尔玛一半,但后者店铺数量破万,而前者的店铺数量只有700+。

轮单店的营业额,好市多超市绝对的全球第一,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最核心因素就是它的经营模式:仓储式连锁超市。

事实上,仓储式连锁超市,早在50年代就已经出现在欧美,不过最初的模式并不是针对所有人,而是针对特定的群体,如美国50年代最出名的Fedco,专门给美国公务员提供服务,因为物价比外界超市便宜很多,不少公务员哪怕开车上百英里,也会去买上一大车货物,可供自己家庭数月使用。

这种经营方式引起了一位当时前往购物而被拒绝入内的索尔.皮尔斯的关注,经过一年的考察,在1954年,他回到自己的家乡圣迭戈市开创了他自己的仓储式超市Fedmart,随后第一年营收超过300万美金,远超过他预估的100万。

顺利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后面开了第二家第三家,也都很成功,到了1959年,公司上市,当年Fedmart拥有5家超市,年营业额2600万美金,净利润47万美金。

只是,随着它的规模越来越大,在Fedmart的同类商品价格低于其他零售渠道,动了太多人的蛋糕,甚至皮尔斯还将目光放在了汽油上,他家卖的汽油比加油站便宜,在被本土汽油公司拒绝出售后,他又跨州购买汽油。

这个结果,就是各大品牌在自己零售渠道的压力下对Fedmart以及类似的零售店进行了断供,作为吃螃蟹的人,这种商业模式受到太多的压力,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导致到了1964年,公司的资金链出现问题,为了挽救公司,皮尔斯接受了加盟制度,为未来的经营失败埋下祸根。

而在60年代,传统百货以及超市也是快速发展的时机,K-mart作为美国本土的巨头零售集团,比较凑巧的在Fedmart周围开了不少超市,加上集团内部管理不佳,皮尔斯没办法监控其他城市的超市运营情况,到了70年代,fedmart旗下大部分超市都在亏损,只有被皮尔斯盯着的几家还在盈利。

皮尔斯出生在1916年,马上即将60岁,也因此他有了出售公司或者与其他超市进行合并的想法,只不过找了数家也没人同意,后来的一次机会,他去了欧洲,与欧洲一家超市老板一拍即合,让出了fedmart的控股权。

只是,他被骗了,欧洲超市收购fedmart后,直接将他踢出了董事会,皮尔斯快60岁的年纪遭遇失败,很不甘心,于是在两年之后通过银行贷款以及借钱成立了price club,也就是后世最著名的仓储式连锁超市巨头Costco的前身。

陈志文在穿越后,曾经花了不少时间寻找合适的投资对象,也就是只投资不参与经营,偶尔指引一下运行方向。

未来的科技巨头其实不需要他指引,而且根据西方国家的法律,这些科技巨头不管外人控制多少股份,也不可能参与经营。

其他行业,后世的巨头基本上都是百年企业,再差一点也有大几十年历史,而在70年代成立或者能让他有机会入股的非常少,Costco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零售业,陈志文也很感兴趣,这個行业的影响力非常大,终端可以大量就业,采购端可以控制无数供应商,未来有机会,肯定会在香港以及未来的内地投资零售业,但海外的话,他来经营基本上不可能成功。

这倒跟科技公司不一样,西方国家一般也不会限制零售行业,问题就是未来欧美、日韩以及内地的成功本土零售巨头,去了其他地区,说得上成功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欧洲的家乐福、欧尚、麦德龙在美洲亚洲的投资,沃尔玛在欧洲亚洲的投资,虽然谈不上失败,但也只能说经营一般,一是这些地方本土品牌已经有了先发优势以及成本优势,另外一个则是难以本土化的问题。

不过也有相对来说比较成功的,Costco就是其中之一,但它的成功,可能也跟店面非常少,容易管理有很大的关系。

有着完善渠道的超市巨头都没办法在其他国家做成零售业,陈志文自然不会有那个自信,觉得自己可以在美国模仿原先历史上的Costco,做成后世的零售巨头,那么找到曾经的创始人,在他还没有二次创业的时候进行投资,是最好不过的方法了,特别是他现在还准备出手自己的公司。

“我想出手fedmart,但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购买。”皮尔斯摇了摇头说道:“我更希望是与其他超市进行合并,利用共同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这我理解,只是合并之后真的那么容易整合资源吗?”陈志文说道:“除非你能将fedmart卖给西尔斯或者凯尔特这种巨头,要不然,两家差不多规模的超市,并不能在采购上获得多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