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程的山路雪很厚,林立捧着的作业也很厚。
这一次的作业不是背书了,而是要林立就《大学》、《中庸》,各写三篇策论。
林立完全不知道策论的格式,也不知道一篇策论该有多少字,只拿了师父给的几篇策论做样本。
回程上林立还要坐在车前边,被江飞赶到了车厢里。
路上积雪太厚,山里风大,林立就是坐在车里有炭火烧着,也觉得寒冷。
他将师父说的话从头到尾仔细想了一遍,越想,就越觉得师父不单单是在讲《中庸》。
师父是在借《中庸》提醒他,为人要懂得中庸之道,不要锋芒毕露。
他锋芒毕露了?
思前想后,林立不得不承认,他的锋芒即便没有毕露,也不够含蓄。
可这怨他吗?他真正被推到大众视野内,不是因为欧阳少华这个师父吗?
若是没有欧阳少华收徒这一说,他就是一个懂得点经商的、忘记了如何读书的小秀才。
且这一辈子他也就是个小秀才了。
可三皇子让师父收他为徒弟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需要自己日后在朝堂上辅佐?
可难道他展现的不是经商的才能吗?
马车颠簸了下,林立扶着车厢歪了下,然后上前掀开了车帘。
冷风忽然扑过来,天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下雪了。
“没事吧江哥。”林立问道。
江飞跳下了马车,正拉着马在风雪中前进,闻言回头大声道:“没事,少爷你坐稳了。”
山道几乎看不清路在哪里,骏马的马蹄深深地没入到雪里。
林立跳下马车,跟江飞并排走着。
风雪很大,就如他的未来,或许如这风雪一般。
但阻力再大,也要一步步向前,无法后悔,也没有退路。
林立与江飞回到城里的时候,天都黑下来了。
秀娘守在门口,见到林立从马车上跳下来,才摸着胸脯放下心。
一旦确定了行程,时间就忽然过得更加飞快起来。
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
林立嫁出去的大姐要带着姐夫和两个孩子回娘家。
林立和大哥林卫,也要带着媳妇回娘家。
因为前一日的大雪,林立和林卫早早地就赶着马车出了门。
秀娘和大嫂的娘家、大姐的婆家所在的村子,都得到了林立的帮衬。
林立牢记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没有直接拿银钱给过去,而是优先收购了三个村子的高粱秸秆。
还在三个村子里开了炭窑,用五十年份以上的桦木烧炭。
制成的炭是白霜色的,特别耐烧,还不会冒烟。
单单靠这一项,三个村子里不少人家就摆脱了贫困。
初二、初三一眨眼就过去了,初四一整天的时间留给了王永山。
这次,林立教给王永山的是曲奇饼干。
曲奇饼干口感独特,可以添加多种馅料,也可以使用模具做成各种形状。
林立给出了配方,几种可以添加的馅料,之后如何发挥,就看王永山的了。
想到自己往北地一去一回就要一个月时间,回来之后不久就要去学院居住,林立索性又将面包的做法一并告知了王永山。
王永山如获至宝,拿着林立写给他的配方急忙忙去试验。
初五这天,全家人包括前院的镖师们,吃了整整一天的鸡蛋煎饼。
这一天时间,足够林父和王氏将摊煎饼的手艺练出来了。
煎饼上打了新鲜的鸡蛋,加了才从油锅里取出来的薄脆,撒了秋季储存到现在的大葱葱花,抹上林立亲自调制的酱料。
甚至还加上了两片过油炸过的里脊肉排。
除了酱料稍稍不尽如人意,其它的都很是完美。
被大鱼大肉浸淫了几天的脾胃,乍然接触到鸡蛋煎饼,心理上生理上都得到了满足。
初六,城里的店铺全都开张了,王氏和林父的鸡蛋煎饼店也开张了。
就在马市外边,林立的羊汤馆对面,一个不大的门脸。
林立的羊汤馆也在同一天恢复营业,林立在羊汤馆二楼的房间内,就能看到爹娘的铺子。
从早晨开张,爹娘几乎就没有闲下来过,看着忙碌中的爹娘,林立的心里也充满了喜悦。
家里的一切都安顿好了。
爹娘住在宅子里,他不在家的时候,正好和秀娘作伴。
林立不担心王氏与秀娘的婆媳关系。
王氏将秀娘当做自己女儿来疼的,秀娘对疼她的婆母,比对自己亲娘还要好。
初七这天,林立终于和江飞赶着马车,离开了永安城。
上一次去北地,林立和江飞带着几百斤的白糖,跟着商队同行的。
这次只有林立和江飞两个人。
江飞赶车,林立就在车里看师父给的策论范文,或者是背诵《论语》。
偶尔的休息,也会看着带着的蒸馏装置出会神。
赶路的时间是漫长的,但是将赶路的时间利用起来背书,时间就过得很快。
快到很快就来到上一次露宿的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