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瓜书院>其他类型>大国院士> 第七百一十章 新的研究方向:量子化学!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一十章 新的研究方向:量子化学!(2 / 3)

领域中做出完全不亚于千禧年难题的成果。

毕竟研究这一难题的学者和实验机构可不止一个两个,这其中还包括了众多(超过一手之数)的诺奖得主。

比如2013年给复杂化学体系设计了多尺度模型三位诺化奖得主,比如对固体表面化学进程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格哈德·埃特尔等等。

这些顶尖学者在这一难题上都没有做出什么突破性的研究,就凭一个当时才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怎么可能嘛。

然而从手中的论文和实验报告来看,那个曾经被化学界和材料学界备受关注的‘化学材料计算’不仅没有落幕,反而在经历岁月的沉淀后,重新回到了学术界的视野中,一举解决了多硫化合物扩散这一世界性难题。

隐隐中,霍尼·斯旺森觉得由那位徐教授亲手创造的‘化学材料计算理论’可能没那么简单。

......

将针对锂硫电池的测试实验交给了自己的学生后,霍尼·斯旺森收集了一些资料后,带着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导师格哈德·埃特尔。

没错,他的导师就是2007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的格哈德·埃特尔教授。

作为建立深入研究表面化学的方法,以展示不同实验过程产生表面反应的全貌的学者,格哈德·埃特尔在计算材料学上的研究可谓是深邃无比。

不过出生于1936年的他如今已经八十七岁近九十岁了。

尽管身体还算硬朗,但早已经退出前沿的学术界研究,隐居在柏林靠近‘普朗克·弗里茨·哈伯研究所’附近的别墅中。

他曾于1986年至2004年出任这家研究所的所长,后续也在这附近生活。

当听到自己这位曾经的学生过来的目的时,这位头发已经全白了的老教授眼神中带上了勃勃的兴致。

“化学材料计算数学模型?”

饶有兴趣的他从自己的学生手中接过了资料和文件,眼神认真的翻阅了起来。

徐川提出这位模型和理论的时候,这位老教授早就退出了化学界,尽管听说过,但并不是很了解相关的情况。

“有意思,通过事先对化学反应的材料相关信息与条件进行判断和条件输入,再通过数学来模拟整个反应的全过程......”

翻阅着手中的资料,格哈德·埃特尔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份化学材料计算模型的核心。

“这是个很庞大的工程啊。”

简略的翻阅完手中的资料文件后,格哈德·埃特尔教授轻轻的合上了报告,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以他的眼光,在了解到了核心后自然很容易就能察觉出这份理论和模型背后对应的缺陷。

“导师,您觉得这条路线继续完善下去,有没有可能为化学建立起一套精准有效而又普遍适用的化学计算模型?”

坐在客厅沙发对面,霍尼·斯旺森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格哈德教授认真的思考了一下,随即轻轻的摇了摇头,道:“难,很难。”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从你带过来的资料来看,不得不说那位徐川教授很敏锐的探索到了另一条化学材料计算的道路,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结合数学来建立起对化学过程的模拟。”

“但这种方法的苛刻性太大,不仅需要繁多的各类实验数据以及每一种材料的不同化学和物理性质,且对于计算力的要求极高。”

“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化学材料计算方式,能帮助我们解决目前在化学材料研发过程中的部分问题,但却很难为化学建立起一套精准有效且普遍适用的计算模型。”

霍尼·斯旺森一边自行的思索着优化的方式,一边开口问道:“那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导师?”

客厅中,格哈德教授在听到这个问题后也陷入思索中。

从问题来看,毫无疑问这又回答了最初的原点,即如何化学建立起一套精准有效且普遍适用的计算模型。

然而困难的是,目前的一些理论方法依旧无法做到对描述复杂化学体系进行描述,更别提将其转变成数学模型了。

......

在霍尼·斯旺森与格哈德·埃特尔两位师徒思索着如何为化学建立起一套精准有效且普遍适用的计算模型时。

另一边,华国,紫金山脚下的别墅群中。

师徒两人畅聊的主角,徐川也在自己的书房中思索着如何进一步优化自己手中的化学材料计算模型。

这算不上突如其来的想法。事实上,早在当初建立这个数学模型的时候,他就很清楚的知道这个模型的缺陷和问题。

而后续,材料学的专家张平祥院士以及普林斯顿化学系主任戴维·麦格米伦教授其实都提出过这个模型的缺陷和问题所在。

只不过一直以来,他都没什么时间去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

而这一次,锂硫电池的研发让这个化学材料计算模型重新映入眼帘,让徐川觉得也是时候对其进行一次更新换代的理论处理了。

看着桌上杂乱的稿纸和各式各样的论文,徐川长舒了口气,手指交叉折叠抵在下巴上,陷入沉思中。

虽然材料的研发一直都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