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文章有这三处错漏,但张先生的勇气还是值得嘉奖,而错误也并没有超出同时代的平均水平,据我所知,此时外界的雄文也无非都是这个套路,追求文采、警句,而无视真实性、准确性、广泛性,张先生的这篇文章还有两点可取之处,已经是非常不易了,第一,指出了法令的编写应该缜密翔实,第二,为后来的投稿人提供了经验参考。】
【买活周报欢迎各种来稿,尤其是对政策的反应,会选优刊登,但来稿必须避开二十四条逻辑谬误,并以翔实数据为支撑,以自身立论,便要有自身的数据对比,以天下立论,便要有天下的数据对比。而若稿件被采纳发表,亦有高额酬金,并会视文章质量少量增加政审分,请各位踊跃投稿,为买活军衙门查缺补漏,退稿中亦会标明逻辑错误所属,以此为众活死人知照。】
谢六姐似乎是个脾气相当平和的人,她虽然不赞成张天如的大多数观点,但也并未有任何针对人格的贬损,而是客观地进行总结,并且还抛出了欢迎投稿的小政策,虽然这高额酬金到底是多少,并没有说明,但也已经足够被夸奖为虚心纳谏了。
屋内众人读完这篇文章,都各有感想,除了有些迷惑的信王以外,王肖乾、曹如的脸色都颇为凝重,孙初阳倒是有些雅兴,还点评道,“不知买活军是会自行立法,还是挪用《大诰》又或者是仙家典籍。和协议书有关的法令,似乎便是从仙界典籍中摘录,还有他们的婚书,我这几日也找机会看了几篇范文,约定得极为详细,格式和我朝全然不同,应当也是挪用之物。”
既然已经承认了谢六姐是‘仙界’来客,便很容易从她的统治中看出仙界手笔来,有些衙门的设置,还有本朝的风范,而大多让人感到拗口生硬的用词、语法,包括法令,则很显然便是从仙界挪用,因此除非在官面上,使团成员必须坚持论证反贼的不可持久,私下这样的场所,心中想的,口中谈的,便要微妙得多了——若真是完全不合理,仙界怎会有那样的规定,且任何人都可以感知得到,仙界比此世不知要繁华到哪里去了,可见其种种律令规条也必定有过人之处。
既然仙界法令必然是有道理的,那么没有道理的,便俨然是本朝的规矩了。谢六姐这篇文章不但长,而且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并未和张天如进行激动人心的雄辩,或者也是因此未能放到第一版,而是低调地在第七版占了个版面,但其中传递出的种种信息,却让王肖乾这样的正牌进士面沉似水,而一向仰慕风雅的曹如,也跟着惘然若失:谢六姐所传递的第一个信息,便是买活军重数据而不重文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隐隐约约便透露了一点,买活军绝不会和本朝一样,讲究‘不为进士,不入翰林,不入翰林,不进内阁’,他们更偏好的无疑是从亲民小吏做起,掌握了大量翔实的数据,并且又有总结归纳的能力——也就是有能力做调查研究的人才。
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写出基于事实的文章,毕竟,摒弃了二十四条谬误的政论文,该用什么去填充?便只能用事实和数据,而如果买活军的报纸此后都是这样以数据相互作战……那么,敏朝的官肯定是做不好买活军的官的,这是无疑的结论。
自然了,这话是不好说出口的,否则岂不是承认了自己也正掂量着要去做买活军的官了?但结论仍是显然的,在买活军这里,要做出成绩,要求的不是写什么名言警句的能力,第一个是要有从小吏做起的决心,第二个是要有做好小事的能力,第三个是要有做好调查研究的耐性,第四个才是要有把一切组织为报告的文采。
而在敏朝做个前程远大的官,所要求的第一是考八股的能力,要有文学上的聪明悟性,第二是要有拉关系的能力,要在复杂的官场中和上峰故旧把关系处好,第三是要有站队的眼光,得站到将来的胜利者那边,如此才能一步步踏上更高的舞台,第四——要到第四了,才要求具备一定的做事能力,因为一个考中了庶吉士,进过翰林院,有机会入阁的官员,他是不需要去做亲民官的,连知县都尚且不必做,更何况更低一层的亲民小吏?他的做事能力,便体现在把文书做好,奏折写好,仅此而已。
很多阁臣一辈子没有做过亲民官,譬如如今的叶首辅,从翰林院修撰而至太子左庶人,又至金陵礼部侍郎,这是他唯一一次受排挤而外放,回京后便立刻高升为礼部尚书,从而入阁。叶首辅对田间地头的事情,可以说是从无了解,他的资历在买活军这里毫无疑问,根本是不合格的,不能被委以重任,既然为首辅,‘从天下立论’,那便要对天下的数据了如指掌,叶首辅……恐怕做不到这一点。
这还不是让人绝望之处,最让人绝望的,在于如今敏朝的亲民官,恐怕也对本地的数据一无所知,甚至连六部中人,都对于天下的数据不甚了了,要找到对政务数据真正有所了解的人都很难,因为敏朝的数据已经很久没有人去统计过了,不论是最重要的人口、田地,还是次一等的,谢六姐一文中提到的‘相关犯罪率’,既没有人了解,也没有人真正感兴趣。便是要去做,都无法想象该如何去做到。
这是……让人绝望的差距。
并非是船坚炮利,火